首页 资讯 正文

梅林村,满满人气从何来(经济新方位·农村消费观察)

体育正文 273 0

梅林村,满满人气从何来(经济新方位·农村消费观察)

梅林村,满满人气从何来(经济新方位·农村消费观察)

姚靖霖摄(shè)(人民视觉) 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、国家能源局(jú) 周末,浙江(zhèjiāng)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又热闹起来。 大片(dàpiàn)绿地上,游客搭起帐篷,草木幽香阵阵;“梅好小街”中,咖啡厅、面馆食客众多;市集摊位(tānwèi)前,往来的(de)游人被萝卜干等(děng)特色农产品吸引……春季赏花,夏季钓虾,秋季割稻,来这个村,游客总能体验到新鲜玩法。 村头的公共停车场,20多个(duōgè)充电(chōngdiàn)桩整齐排列。游客王小伟带(dài)着孩子,开车驶入充电车位,下车扫码、插充电枪,一气呵成。“停车场免费开放、充电方便,有空就带家人来梅林村转转。”王小伟说。 “现在大家都夸村子漂亮,游客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。”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,村里的讲解员沈梦娇正带团(tuán)参观村容村貌(cūnróngcūnmào),“像这样的团,我们每天要接待好几批。” “人气最旺的时候,一天有上千名外地(wàidì)游客。”梅林(méilín)村党委书记杨燕江说,2024年梅林村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。 满满(mǎnmǎn)人气,从何而来? 梅林(méilín)村的(de)答案是,找回“诗意田园”。“千万工程”持之以恒推进,梅林村开展“三改一拆”、“五水共治”、垃圾分类,逐步建设起环境优美、生态(shēngtài)宜居的美丽乡村。 村(cūn)中心,是一座占地19亩、设计现代的白色(báisè)建筑,内设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、智慧健康(jiànkāng)服务站、无人超市等,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设计团队为它取名——“美好生活中心”。 沿着16公里的慢行步道、生态河岸漫步,步步皆风景。梅林村(cūn)已是(shì)游客慕名而来的“诗与远方”。 要把游客的慕名而来,转变为多来常来,让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,梅林村着力打造更多元、更丰富(fēngfù)的消费场景(chǎngjǐng):“梅好哥”特产集合铺飘出阵阵梅子香,“萧山本味”品牌店摆着湘湖龙井等农产品,共富面馆的次坞打面颇受欢迎,“王泰和”萝卜干、“老大昌”酿造酱油(jiàngyóu)等本地(běndì)传统品牌纷纷进驻。游客扫描村里张贴的“沥小二”二维码,便可快速了解村庄(cūnzhuāng)概况(gàikuàng),知道停车位、公共厕所在哪里,主要景点(jǐngdiǎn)、特产有哪些。 “我们筑巢引凤,大力吸引乡村旅游、民宿经济(jīngjì)、观光农业等业态落户(luòhù)梅林。村里好看、好玩,游客自然会来。”杨燕江说。 “这里虽是农村,却和城市一样便利。”32岁的骆郑凯,原本从事(cóngshì)软件行业,去年11月搬(bān)到村里(cūnlǐ)居住。“从充电桩(zhuāng)到智能健身器材,再到咖啡厅、电影院,村里的现代化配套,让我抛下顾虑,选择在这里开启慢生活。” 像骆郑凯这样通过(tōngguò)网络远程工作的(de)人,被称作“数字游民”。梅林村以美好生活中心东区旧改建筑为基地,打造6000平方米的共享办公空间(kōngjiān)、会议空间、厨房、复合型住宿等(děng),吸引40多名“数字游民”入驻,涵盖(hángài)人工智能创作、设计、自媒体等各行各业,形成青年社区。 他们在村里生活、消费(xiāofèi)的(de)同时,也把城市里的新业态带到乡村。如今,村里开起一家又一家“网红店”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“打卡”游玩(yóuwán)。 走进“桑甜”唐果子茶点体验店,各种稻米衍生品琳琅满目;在“千万+”小馆,白天卖咖啡,晚上(shàng)举办(bàn)各类文娱活动;来到“无寻处”工作室,游客可以在这里上陶艺课、和(hé)大家交流学习。还有人在村里办摄影展,或用(huòyòng)人工智能绘画等技术给村民设计卡通形象。 新村民为村子注入(zhùrù)新活力。 村里的网格员李超原本开燃油车,因为村里充电方便,加上(jiāshàng)以旧换新(yǐjiùhuànxīn)政策优惠,买了辆新能源汽车。2021年(nián)起,国网杭州萧山供电公司开始为梅林村安装充电桩,并逐步覆盖周边村庄。 “充电桩方便了我们,也带来人气。除了游客,很多卡车司机(kǎchēsījī)也会停在(zài)村里(cūnlǐ),充电、休息、吃饭。”李超说,随着车流和人流增多,2023年村里还引入了快充桩。 2024年,梅林村集体经济收入774万元(wànyuán),村民(cūnmín)人均收入超6万元。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,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智能。 村子建起智慧管理系统。走进24小时无人超市,扫描货码,线上支付,无需排队,购买方便。李超(lǐchāo)说:“早上起来,在家门口的跑道上走一(yī)走、跑一跑——跑了多远、消耗了多少(duōshǎo)卡路里,旁边的智能屏幕都会(huì)显示。” 走到公交(gōngjiāo)站点,“你看这个数字公交站,天气预报(tiānqìyùbào)、公交车实时位置(wèizhì)、线路信息都能看到。”李超介绍,过去村民看病得坐公交去镇上或城区;如今,户籍(hùjí)人口已(yǐ)全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,通过村里智慧健康服务站的“健康大脑”,在家门口就能直接挂号,看小病、做常规检查都不用出村,遇到(yùdào)疑难杂症还可以远程会诊,“日子越来越好了。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(shìchǎng)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(kě)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梅林村,满满人气从何来(经济新方位·农村消费观察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